贵州:焕发非遗活力 助推脱贫攻坚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19日 作者:张某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贵阳9月18日讯(记者王新伟 吴秉泽)近年来,贵州依托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探索走出一条以非遗项目生产性经营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

  强化顶层设计,启动非遗助推脱贫攻坚。2014年,贵州省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提出保护和发展的重点任务;2016年,又结合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出台《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改革发展办公室、省文化厅、省妇联也相继制定方案、计划、意见,将非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将非遗的传承发展和助力脱贫攻坚紧密结合。

  大力开展培训,推动传承人变从业者。贵州省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分级分类分层开展大规模传承人群培训,对具代表性和市场空间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如织染、刺绣、银饰、漆器、雕刻、竹编、陶艺等进行重点培训。截至目前,该省共培训3.39万人,带动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

  开展文创大赛,提升创意设计水平。连续多年举办“多彩贵州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等活动,提升非遗文化产品创意设计能力,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成功打造了一批拳头产品、扶持了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优秀工匠。

  加强展示展销,帮助提升销售规模。借助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西部文博会以及贵州民博会等平台,积极组织非遗传承发展的各类文化企业参加展示展销,4届深圳文博会实现现场销售284万元,订单7852万元;2016年贵州民博会组织上万种商品参展,实现交易1.6亿元。

  狠抓产业项目,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按照“群众主体、文化为本、产业引领、精准施策”的原则,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一批非遗保护性生产基地和体验街区,推动传统手工艺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此外,2016年至2017年,贵州从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资2625万元,以项目扶持的方式建成49个文产扶贫示范基地,覆盖深度贫困县14个,覆盖20个极贫乡镇所在县。丹寨县卡拉村全村154户有125户从事传统鸟笼手工技艺制作,年销售鸟笼15万只,产值达650万元,成为发展非遗技艺增收致富的典型地区。

福保临时工劳务市场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1-24 02:56:18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南山区马家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东晓劳务派遣 我省将举行 省解决企业 就业目标是 省机关事业 人社部举行 我省出台城 经济运行稳 中央财政下 1-9月我 我省开展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