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闽赣边区重要支线机场和通航基地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22日 作者:张某某 

    改造后的航站楼。张建 摄

    鸟瞰梅县机场跑道。张建 摄

    整装待发。冯文生 摄

    精心维护。林宇定 摄


    8月29日中午12时许,夏末秋初的梅州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从大连飞来的CZ6337航班准时降落在梅县机场,旅客们有说有笑地往候机楼走去。在候机楼外的停车场,一排排出租车排列整齐。

    2016年,梅县机场开通了往返杭州、大连、南宁三个城市的航班,运营航线由此增至10条,通航城市达15个,旅客吞吐量达到了33.6万人次。

    自1987年通航以来,经过30年的持续发展,梅县机场的成绩喜人。2013年至今,旅客吞吐量以1.5倍的速度增长,航线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延伸。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省机场集团和梅州市委、市政府,海内外乡贤的共同努力。

    梅县机场公司总经理段冬生介绍:“未来,梅县机场将在优化现有航线航班的基础上,按照‘1234’航线网络规划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加密广州航班,布局西南地区国内航线及东南亚地区国际航线。”

    看今朝

    突破历史 旅客吞吐量有望超40万

    2013年,梅州和台湾实现包机通航常态化;2014年,梅县机场旅客吞吐量13.6万人次;2015年,旅客吞吐量几乎翻了一番,达22.7万人次;到了2016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了33.6万人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近19万人次,预计到年底有望突破40万人次。

    成绩的背后,有省机场集团和梅县机场自身积极整合利用资源、释放发展潜力的努力,也离不开梅州市委、市政府强有力的举措推动。

    梅县机场作为革命老区、落后山区的支线机场,规模小、通航城市少,设备设施比不上先进机场,地理位置也不占优势,航班航线的拓展显得更加艰难。然而,市委、市政府领导却一直将梅州航空的发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亲自拜访民航局、国家口岸办、航空公司等。

    努力终有回报。2010年12月18日,总投资约4.5亿元人民币的梅县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举行开工仪式;2012年10月10日,梅县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投产仪式顺利举行,机场跑道延长到2400米、加宽至45米,飞行区等级由3C级上升为4C级,可满足A320、B737-800等主力机型的起降需求。

    仪式当天,省机场集团与梅州市政府还签订了《促进梅州民航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梅州市政府设立航空发展专项资金补贴航线和机场运营,并逐年加大对机场的扶持力度。

    “梅州是欠发达地区,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梅州市政府对机场的建设和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可以看出梅州对机场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厚望。”梅县机场副总经理黎利娟说。

    从过去的每天一个航班,到现在每周45个航班,从简陋的候机环境到如今精致舒适的乘机体验,梅县机场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2013年开始,梅县机场的生产经营得到了快速发展。从2013年至2016年4年间,共增加了8条航线,新增通航北京、上海、西安、长沙、杭州、大连、南宁、台中、印尼雅加达等12个城市。

    梳理近4年梅州的新增通航城市,不难发现,梅县机场新增通航城市多为梅州乡贤集聚地及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一是为投资梅州建设提供便利,二是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三是吸引通航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人来梅旅游。”梅县机场党委书记杜志安说。

    至此,梅县机场初步完成华南、华东、西北、中南、华北、东北、港台乃至东南亚的布局,梅州航线网络更趋科学合理,短时间内城市通达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提升了梅州的知名度,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忆往昔

    真抓实干 “航旅联盟”改写30年通航史

    灰蓝色的瓦片,土黄色的外檐,一座具有浓郁客家建筑风格的候机楼呈现在记者面前。走进楼内,旧时客家人的农具竹制品、童谣画饰装点着候机厅,还有不时响起的客家话登机广播……空港的客家味道无处不在,似乎在告诉人们,“世界客都”的机场能发展到现在有多么不易。

    古时的梅州被称为蛮瘴之地,山阻水隔的自然地理环境让梅州长期处于落后闭塞的处境。1987年梅县机场的通航,无疑为大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梅县机场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那时的民航设施非常简陋,候机厅是一个大平房,这个平房还是集办公、候机、住宿于一体的三合一产品,候机厅被隔成两半,一半乘客候机,一半白天用于办公,夜里17名工作人员就挤在里面休息……”这是梅县机场建成通航前,在兴宁建设民航时的情景,也是梅县机场人用坚韧开辟事业的写照。直到1987年,梅县机场建成使用,工作环境才得到改善。

    1987年通航时,机场只开通了梅县至广州一条航线,每周4班,班班爆满。航班抵达时,从站长到服务员,一起到停机坪飞机装卸行李和货物。上世纪90年代,地面交通网络远不如今日便利,梅县机场在当时发挥了其他交通不可取代的作用。

    继广州航班航线之后,梅县机场随后又陆续开通了香港、深圳、厦门、珠海航线,到1994年达到了第一个运营高峰,旅客吞吐量达到16.7万人次。

    之后的12年间,随着地面交通条件的改善,航空客人被严重分流,除了广州、香港两条航线外,其他航线停航,甚至香港航线也曾在2005年至2006年间一度停航18个月。2006年生产跌至最低谷,年旅客吞吐量不足2万人。

    相比其他发展中的机场,梅县机场人更加渴望走出低谷,走向发展。为提高客座率,梅县机场人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广开营销思路,撮合旅游企业、航空公司及酒店等进行合作,推出“机票+酒店”等产品,受到当地市场的热捧。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积极“搭台唱戏”,梅州市旅游局积极整合旅游营销资源,“航线开到哪儿,营销做到哪儿”,连续多年到通航城市举办专场推介,政企合力,提升民航影响力,为航空旅游市场“添火加薪”。

    2012年,在梅州各方共同呼吁和奔走下,梅县机场被列为两岸季节性旅游包机航点;2013年,梅县机场首条包机航线“梅州—台中”开通运营,台湾旅游市场受到梅州市民的热捧。这种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航线经营模式,让梅州的航空旅游市场得到激活,机场的建设发展也找到了“产业支点”。

    据梅县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航线自开通至今,一周两班的航班往返上座率一直居高不下。同时,山东、福建、江西等地也逐渐有旅游团由梅州出境游。自此,机场发展开启“航旅联盟”新模式。

    目前,除南航运营的广州、香港、西安/长沙、大连/杭州4条航线外,其他6条航线均采用“航旅联盟”模式经营。梅州市客游天下国际旅行社负责人表示,航班航线的增多直接带旺了梅州的旅游市场,还将航线目的地打造成了客源地,极大地促进了梅州“引客入梅”的旅游发展战略。

    展未来

    立足全局 凸显区域民航引领作用

    2017年,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将在梅州举行,这是一场从五湖四海回家的客家儿女一起共叙乡情的盛宴。

    客家人崇文重教,更有浓厚的家乡情结。以往交通不方便,港台同胞回乡探亲都是通过水路陆路,耗时耗力,这种流离辗转,更加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念想和渴望。

    1988年,在港客商刘锦庆和曾宪梓、罗焕昌等人共同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建议开通地区航线,由香港直航梅县。同时,梅县机场也将航线拓展连接华侨同胞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机场和侨胞们积极奔走和协力促成下,这条亲情线终于如愿以偿地开通了:1989年11月28日,梅县机场开通梅县-香港航线。首航当天,一位经香港飞回梅州家乡的台胞一下飞机就跪地大哭:“我回来了!我回来了!”这一感人画面成为梅县机场人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成为梅县机场不断构筑亲情线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梅州通过不断打造客家文化精品,举办客家盛会,开展文化交流,成功打造了城市名片,塑造城市品格。“拉近时空距离,服务梅州社会”是梅县机场的发展使命。

    新时期有新挑战。梅州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辐射区域人口达1000万以上。当前,市委、市政府正着力加快梅州的振兴发展,落实国家原中央苏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抢抓当前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把梅州建设成粤东西北交通枢纽城市。

    作为梅州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县机场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力求“打造粤闽赣边区重要支线机场和通航基地”。“这不仅契合梅州市交通发展的战略布局,也符合梅县机场自身的发展实际。”段冬生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底,梅州航空口岸扩大开放有望获得批准,口岸的进一步开放,将扩展梅州航空发展空间。同时,在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省机场集团也在全力推进“5+4”机场格局和“民航强省”建设,梅县机场作为其中的“4”之一,面临着全新的战略机遇。

    为此,梅县机场秉承“立足民航,服务社会”的理念,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并纳入省机场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

    按照“十三五”战略要求,未来几年,梅县机场将合理布局航线网络,积极引入航空公司驻场,加密北、上、广航班,新增10个通航城市和开通1-2条国际航线,力争跻身百万级机场行列;同时打造通用航空基地,实现航空、文化旅游、通航、商业融合发展……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航空旅游市场共建共赢的成功,梅县机场的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机场建设发展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报告,空港经济建设已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机场迁建工作正抓紧推进,机场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保障作用日益凸显。

    ■相关

    特色空港激活

    客家文化DNA

    “每次有外地朋友飞到梅州来,他们都会惊讶于梅州这样一个小地方竟然有机场,更惊讶于梅县机场这样一个小机场竟然建设得那么好。”商务人士王先生说。

    近年来,机场不断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和自身资源优势,提升世界客都空港形象,打造城市靓丽名片。2014年,为优化机场候机环境,梅州市政府与省机场集团共同出资对候机楼进行改造升级,并新建了一座商务候机楼。

    改造后的候机楼极具浓郁客家建筑风格,楼的外观采用客家传统瓦片屋顶和现代结构相结合,两边上扬的屋檐形似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鸟,展示了客家传统建筑的结构美,与楼顶“梅州”两个大字相得益彰,成为梅州市又一独特景观。

    为配合候机楼的外观,楼内的装饰更是下足了工夫。商务候机楼内使用油画、木雕等诸多具有浓郁客家风格元素的艺术形式介绍客家民居民俗,为旅客提供可观赏、可休憩、可玩味、可品鉴的空间场所。国内候机楼则以展现梅州风光和景色为主,结合风景画、盆景等搭配,让旅客仿佛置身于田园风光之中,营造出亲近自然的和谐意境。

    候机楼换新颜,旅客体验再提升,“曾经的机场像个长途客运站,而今的机场让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楼内还设立“文化驿站”,摆放各式各样的具有客家特色的装饰物和纪念品,及各类介绍客家文化的书籍。旅客在机场候机时,可驻足欣赏,可休憩阅读,文化体验进一步得到丰富。

    如果说建筑和场所是塑造机场形象的一个基础,那么,服务更是机场发展的形象和品牌。与旅客接触的一线部门成立客家班组,以佩戴客家徽章和笑脸为标志开展服务工作。

    “客家班组的其中一个意义就是要用客家人热情善良的真情去打动每一位旅客,为他们的旅途增添一份份暖意”,梅县机场人就是秉承着这种理念为旅客服务,屡次获得了旅客感谢信和锦旗,以客家特色的服务理念成就了梅县机场别样的气质和风采。

    在“十三五”期间,梅县机场还将继续致力打造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客都空港,客家文化的DNA将让今后的梅县机场呈现出更加崭新的精神风貌。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通讯员 李杏

深圳招商劳务外包公司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06:29:52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横岗镇保安村同富裕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西丽劳务公司 市委副书记 安阳市出台 威海市20 郑州市清理 市人社局召 漯河市创新 2013年 巩义市设立 新密市举办 市人社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