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今迎通车60周年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19日 作者:张某某 

  原标题: 聚焦丨生日快乐!长江大桥今迎通车60周年 万里长江第一桥仍坚固如初 “武汉造”桥梁已名扬全球

图为:建设现场

图为:架设钢梁

图为:通车仪式

图为:第三套人民币上的武汉长江大桥

图为:女孩与大桥

图为:一群鸽子飞过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上空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60年前的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彼时,举全国之力而建的这座大桥,成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走过风风雨雨,被誉为“桥坚强”的它,成为见证中国桥梁技术飞速发展的缩影。

  60年砥砺奋进,60年筚路蓝缕。以中铁大桥局等为代表的武汉建桥“国家队”,让一座座“武汉造”桥梁,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峡谷,走向世界,成为亮丽的中国“新名片”。

  武汉长江大桥仍当“壮年”

  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迎来建成通车60周年。

  60年岁月沧桑,武汉长江大桥巍然屹立,风采依旧,是武汉最知名的地标。

  回溯往事。修建一座长江大桥,是数代中国人的梦想:晚清时,湖广总督张之洞最早提出在汉建造长江大桥的设想;孙中山先生在《治国方略》中也有这一规划,但最终搁浅。

  1955年9月,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武汉三镇连成一体,中国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打通。彼时,全城沸腾,举国欢庆。

  作为我国首座公铁两用跨长江钢梁桥,武汉长江大桥虽经历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撞击,但仍健康如初,被誉为“桥坚强”。

  目前,武汉长江大桥每天通行火车300列左右,日均往来汽车10万余辆。今年4月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重大病害,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秒流量、5米/秒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和8座桥墩无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未发现松动。

  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00年。如今,60岁的它仍当“壮年”。

  全国七成桥梁是“武汉造”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桥梁事业的摇篮。”曾任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组长的赵煜澄老人说,当时,大家拼命向苏联专家学“手艺”。大桥通车后,我国结束了不能修建深水基础和大跨度桥梁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支技术成熟、作风过硬、勇于创新的建桥大军。

  如今,武汉共有11座长江大桥,其中8座已经通车,3座正在建设。这11座大桥,都是“武汉造”。

  60多年来,由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铁四院、武钢等组成的“武汉建桥军团”,形成从设计、施工、钢材、制梁、机械、监理等全系列建桥产业链。

  数据显示,迄今国内所有跨海大桥,长江大桥,铁路大型、特大型桥梁等,几乎都留下了武汉建设者的身影。更令人自豪的是,全国七成以上桥梁是“武汉造”。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世界建桥看中国,中国建桥看武汉。

  中铁大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仅该局就在国内外设计建造了2000多座大桥,累计长度达2000多公里,相当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往返一趟。

  由内河走向海洋,由国内走向世界,武汉建桥企业的目光越看越远。

  在南亚的孟加拉,全长近10公里的帕德玛大桥建设现场,中铁大桥局建设者施工正酣。这座结束当地靠轮渡过河历史的“梦想之桥”,是我国海外桥梁项目的最大订单。

  在非洲的摩洛哥,拉巴特布里格里格河谷斜拉桥已经通车。它是非洲首座斜拉桥,也由武汉企业建造,其柔度、跨度均居全球同类斜拉桥第一位。

  一座座跨度不一、造型各异的“中国桥”,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新名片”。

  “如今,中国建桥水平是世界级的。”中铁大桥局海外分公司高级顾问周一桥说,按中国标准建设的“中国桥”,早已遍布亚洲、非洲等大洲。

  相关阅读

  13岁时 她参加了长江大桥通车仪式牵彩

图为:李素荣如今已73岁

图为:1957年10月15日,时任***副***李富春为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剪彩时,李素荣(右下角)在一旁牵彩。

  10月15日,对于73岁的李素荣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60年前,她作为三名学生代表之一,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剪彩仪式,那是她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

  10月14日上午,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李素荣家看到,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当时的场景。照片中,身穿白衬衣、戴着红领巾的李素荣,虽然满脸稚气,但却神情认真,双手托住彩带。

  李素荣回忆,当时她13岁,在武汉市二十一中读初一,与同班同学郑丽慧一起被选中参加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剪彩。同时被选中的,还有另一所中学的一名女生。1957年10月15日,时任***副***李富春剪彩时,李素荣和郑丽慧负责在两边牵彩。

  “照片是一位新华社记者拍的。”李素荣说,能从武汉市众多中学生中脱颖而出,她和家人都备感光荣。之后不久,报纸刊登了一篇大桥通车的文章,并配发了剪彩照片。父亲买了一份报纸,珍藏起来。

  考虑到报纸难以长期保存,在父亲的指导下,李素荣给拍照的新华社记者写信,希望得到一张照片。“本来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对方很快就回信了。”李素荣说,收到照片后,父亲斥“巨资”买了一副钟摆模样的相框,专门用来保存、摆放这张照片。

  事实上,参加剪彩仪式前一年,长江大桥就在李素荣心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1956年,她的二哥考取中山大学,全家十多人从汉口吉庆街的家中出发,乘坐轮渡送二哥到武昌徐家棚坐火车。

  那时,长江大桥还处于建设阶段。轮渡上的李素荣远远看到,深感震撼。“那时我只是个旁观者,万万没想到一年之后,竟能与长江大桥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李素荣感慨道。

  多年来,李素荣每一次经过长江大桥,脑海中都会想起当年作为第一批市民,乘车过江的场景。“在那个没有很多汽车的年代,由几百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真的十分壮观。”她说。

  60年风风雨雨,长江大桥依然巍峨挺立,而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素荣说,武汉越来越美,她深感骄傲和自豪。退休后,每当有亲朋来汉,她都要带着他们到长江大桥上走一走、看一看,追忆往昔,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18岁那年 徒步6天行程500里只为合个影

  硚口老方与长江大桥的50年情缘

图为:方学鑫老人观看底片,挑选老照片

  1966年11月4日,18岁的方学鑫站在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下,留下了与长江大桥的第一张合影。那一刻,他完全没有想到,此生会与武汉、与长江大桥,结下不解之缘。50年过去,回首当年一幕,他说,武汉长江大桥已成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布景。

  长江大桥见证青春

  方学鑫是荆州市沙市区人,2017年69岁。1966年,18岁的他在沙市三中上高三。

  当年10月底,方学鑫和另外8名同班同学利用假期,从沙市徒步向武汉进发。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们一共走了6天。第一天走了90里,夜宿沙市丫角;第二天走了80多里,夜宿潜江;第三天走了82里,夜宿仙桃胡场;第四天走了90里,还是在仙桃境内;第五天,大家走了110里,进入汉阳;第六天,只走了50多里,下午2点左右就到了长江大桥。

  一群年轻人走在雄伟壮丽的长江大桥上,高声朗诵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心潮澎湃,满腔豪情。

  11月4日,方学鑫站在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下,请摄影师为他拍下了与长江大桥的第一张合影。

  知识青年招工来汉

  高中毕业后,方学鑫作为知识青年,到咸宁农村劳动。1970年,他被招工到武汉汽车配件厂。

  方学鑫的母亲早逝,他跟着父亲长大。由于在武汉举目无亲,他过得不太快乐。和他一起回城的知识青年纷纷恋爱成家,他却迟迟找不到归宿。

  不久,父亲也去世了,方学鑫更感孤单。后来,在同事介绍下,他与一位武汉女孩交往,1978年结婚。

  至此,方学鑫真正扎根武汉。1979年,他的儿子出生。为了记录儿子的成长过程,他花去半年工资,买了一台“海鸥”照相机。

  拿到照相机第一天,方学鑫就来到长江大桥拍摄,测试相机的质量。他没有想到,此后近40年中,他会为长江大桥拍下那么多照片。

  镜头记录岁月痕迹

  像很多老武汉人一样,方学鑫有个习惯:将游览长江大桥当成招待客人的保留节目,留下了许多不同时代、不同季节、不同角度的长江大桥照片。

  10月14日,他向楚天都市报记者展示了他最得意的三张照片:一张是长江大桥50岁生日时的夜景图;一张是从龟山拍摄的长江大桥日出图;一张是首届“汉马”选手与高铁同时经过长江大桥图。

  如今,方学鑫早就成了老方,时常感慨年华似水。让他欣慰的是,那一幅幅长江大桥照片,成为他生命中的永恒……

  当年建设者回忆造桥细节    

  严苛标准造就不朽    

  2011年6月6日,一艘下行的万吨空油轮撞上武汉长江大桥桥墩。这是该桥被撞得最狠的一次,但它依旧岿然不动。

  60年过去,武汉长江大桥历经77次撞击,仍然坚固如初。原因何在?从当年建设者的回忆中,可以找到答案。

  设计以极端环境为标准

  年近九旬的赵煜澄,谈起武汉长江大桥仍激动不已。他曾任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小组组长,退休前是中铁大桥局副总工程师。

  赵煜澄老人说,一座桥梁的质量如何,设计和施工是两大关键,而设计是前提。

  他介绍,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以极端环境为标准:假设同一时刻,两列双机牵引火车以最快速度同向开到大桥中央,同时紧急刹车;同一时刻,公路桥面满载汽车,以最快速度行驶,同时也紧急刹车;同一时刻,江面刮起最大风暴、江中300吨水平冲力撞击桥墩、武汉发生地震……在以上种种假设中,武汉长江大桥都有足够的承受力。

  每一颗铆钉都货真价实

  武汉长江大桥桥墩施工时,苏联专家摒弃“气压沉箱法”,创新提出了管柱钻孔法:10多根柱子栽到江底,让它牢固地“长”在岩石上,再打水下混凝土形成桥墩。这一方法成功后,迅速在全国推广。

  建设中,所有建筑材料都有严格的甄选标准:水泥强度要达到500号以上,而当时普通建筑均采用300号左右;砂石要先运到工地试用观察,合格后再采购;钢梁上的数万颗铆钉,工人们都要用锤子一一敲击,看看是否牢固,苏联专家还会进行抽检……

  有一个细节可看出施工的严苛:大桥钢梁拼装两个月后,有的铆钉出现松动。原来,铆钉与铆钉孔之间有1毫米间隙。于是,先期铆合的1万多颗铆钉全部被弃用,4个月后采用新的铆钉,与铆钉孔之间的间隙小于0.4毫米,高出国家标准5%。  

  来源:楚天都市报

责任编辑:初晓慧

坂田临时工派遣公司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01:02:20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深圳招聘中介沙河人力公司 北仑召开社 北仑召开社 北仑召开社 象山县人事 镇海区人事 海曙区召开 宁海县认真 北仑区开展 鄞州区努力 余姚市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