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消费经济学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19日 作者:张某某 

  “双11”再一次刷新数据。在第九次“双11”,天猫24小时卖出了1682亿元。

  又爱又恨。伴随着“双11”声誉日隆,对它的非议和反思也与日俱增。“双11”究竟是消费的存量大挪移还是增量“大跃进”,人们莫衷一是。还有“双11”对社会资源的挤占、浪费和透支,以及对社会文明的物化,都引发了如潮的辩论。

  起初,“双11”以5折和低价起家,首先撬动起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继而扩大至中等收入群体,一举建立江湖地位。坐大之后,跟所有经历野蛮生长从而脱颖而出的互联网新鲜事物一样,“双11”开始追求品质和服务,在今年尤为明显,新零售的概念大行其道,智能化和大数据首当其冲,显然是争做消费升级的代言人,而非消费降级的替罪羊。

  只不过,“双11”的低价印象过于深刻,消费者要的就是一个便宜,低价是硬道理。几家电商在累年的博弈中也熟谙消费心理,发展出越来越繁复的玩法,充分利用了经济学、心理学,以及两者的结晶行为经济学,让消费者“尽入彀中”。预售、定金、满减、秒杀以及红包等促销手段五花八门,逼得新华社撰文问道,“为什么不能痛痛快快来个‘全场五折’?”自古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何况“锚定效应”和价格歧视是登堂入室的科学理论,本来就不是研究如何流淌着道德血液的。

  总之,“双11”经济达到了旧零售的巅峰,这个旧零售既包括传统零售,也包括网络购物。全天交易额的数字即使在明年突破了2000亿元,也并不会令人太过兴奋。我们对消费型经济的追求,电商和“双11”是个杠杆,但不是全部。“双11”的成功,在于正好踩到了中国消费的短板上,即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消费意愿低,是因为剩余可支配收入不高,也是因为国内商品的税负不轻。在国民收入的蛋糕里,政府拿得多,企业和个人拿得就少。说到底,消费的高低,是一个政府如何让利的问题。我们的消费需要不断升级换代,而不是始终围绕着低价和折扣打转,在这一点上,“双11”不会是消费的救世主。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双11”开始尝试去低价化,加载消费升级的功能。

  年年都在说“双11”,因为它已经从一个商业现象上升为一个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乃至哲学现象。后工业化时期,消费至上和娱乐至死,欲望驱动我们来到“美丽新世界”。这是科技的胜利、物质的胜利,但总有人忧心忡忡。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双11”令人剁手。老子说,圣人为腹不为目,但互联网+消费浩浩汤汤,岂是小国寡民时代的圣人能够想象出来的。毕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接地气。

深圳市劳务派遣单位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3 16:06:20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深圳临时工招聘公司深圳南湾人力资源公司 长江口发现 上海高校毕 悉尼大学高 阴雨天未影 未来申城地 2010年 老外迷上社 市消保委调 从蝴蝶翅膀 本市加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