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广:做与父辈不一样的农民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20日 作者:张某某 

    3月17日,浏阳市龙伏镇,刘志广使用的高速乘坐式插秧机。   记者  李成辉 摄


    我是比较幸运的,老爸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要站在父亲的肩膀上,以更科学的方式去发展现代农业,既低头耕耘,也抬头看天。——刘志广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又到了春耕春播的时节。3月17日下午,在浏阳市龙伏镇的一处合作社,拖拉机正在已收割过的田地里“撒欢”。驾驶室内,一名年轻人正熟练地进行各项操作,踩油门、打方向盘,不用几个来回,一亩地便已耕完。看见记者到来,他方向盘一打,把拖拉机稳稳地停到一边,然后从上面跳了下来。脸上洋溢着笑容的他,就是新型职业农民刘志广。

    80后大学生返乡务农

    刘志广今年32岁,浏阳市龙伏镇人。大学读的是应用电子科技专业,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每个月还拿着相对不低的工资。按理说,与脚下的土地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不过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为了方便照顾父亲,2014年刘志广毅然返回家乡。

    父亲是当地数得着的“种粮大户”,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回乡后,刘志广与父亲一道耕耘。脚下的土地,他并不陌生,读初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帮父亲干农活,耕田、插秧、收割……

    刘志广说,那时候,耕田还是手扶式拖拉机,拖拉机在前,人跟在后面慢慢走,“田地里有些玻璃渣子,父亲经常被割伤,每天最多能耕10多亩地。”

    做与父亲不一样的农民

    刘志广回乡的同一年,农业部正式全面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听到乡里征集田间管理课报名信息后,他毫不犹豫就跑过去报了名。

    “父亲这一辈,深深地被土地所束缚。”刘志广下定决心,要做与父亲不一样的农民。如何摆脱繁重的农活、如何提高水稻种植管理水平、节约单位土地投入成本、如何提高土地利用率等等,便是他首先绕不开的问题。

    通过双季稻套种紫云英,不仅可以提高稻田土壤肥力,每亩稻田还能节约20公斤的化肥,刘志广的这一做法引得周边不少农户纷纷来向他学习。

    此外,水稻育秧基质每亩需45元的成本,刘志广通过培训班上学来的知识,不断实验,生产出了每亩只要5元的自制基质。在县里、乡里组织的培训中,他将经验又分享给了其他学员。

    从种子到出米,全程不落地

    “最开始我爸怕别人学会了,会超过我,以至于把从衡阳来学习的一对兄弟多次拒之门外。”刘志广又笑着说,“他们在我这里学了9个月,还真的就超过了我,现在做得比我规模还大呢!”

    “机器才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刘志广接手农场后,积极学习各种先进经验,尝试引进各种各样的农耕设备。现如今,他致力于水稻传承机械化生产。从种子开始,到最后出米,全程不落地。“农场现在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98%。”

    2014年,刘志广创立浏阳市脱贫农机专业合作社,共有15人加盟。去年,他与周边乡镇的农业合作社抱团发展,加入鼎钧种养专业合作联合社,已推出了自己的大米品牌,他想“做湖南最好的米。”

    ■记者 李成辉

深圳龙岗人力资源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19:37:03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观兰(澜)镇牛湖村大水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坑梓临时工派遣 智拔穷根— 廊坊市局组 中国气象局 市国税局驻 关于机关纪 朱建强在督 鸡泽县破解 肥乡县农牧 青龙境内三 丰南送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