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当代艺术:充满“铜臭味”的社会事实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18日 作者:张某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5日讯(记者 林秀敏)德国《经济周刊》近日发表评论称,2017“超级艺术年”过去了。这一年,艺术还是供人消遣娱乐,但失去了微观市场。

  评论称,下一次“超级艺术年”要等到2027年,这与业内“三大展会”有关:2027年,威尼斯双年展(每两年一届) 、卡塞尔文献展(每五年一次)和明斯特的“雕刻艺术展”(每十年一次)再一次同年举办。

  评论讽刺到,这个“超级艺术年”也意味着艺术本身空前的“凯旋”:它涌现出一批超级艺术家、超级收藏家、超级艺术品商人、超级展览和超级奖励。毫无疑问,这个行业在过去十年、二十年成为了公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换句话说,我们经历的不是鉴赏家、评论家和行家的超级艺术年代,而是接待专员、追名逐利者和金钱精英的超级艺术年代。在此,艺术从来没有这么重要,同时也没有意义。

  评论提出,今天,艺术必须要做或者要会什么?它要能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创造潜力;它要服务于大城市的博物馆、展览和旅游营销;它要成功地在展会和画廊周末上掳获消磨时光的人们的钱包;它还要用不断刷新的拍卖纪录定期抢占报纸和门户网站头条。

  然而,在此谁创造了什么?谁创造了谁?如果艺术不再是像社会学家卢曼(Niklas Luhmann)曾经认为的那样,一个产生二阶观察的社会运作系统,改变我们对有形无形世界的看法;如果它不再给我们提供机会有效地影响我们的世界观。简而言之,如果艺术也像体育一样只是发挥有利可图的、消遣娱乐的或者耸人听闻的作用,那么它们还能引发什么自我理解的沉思?曾经,艺术不仅仅是娱乐消遣,它还有微观市场的自我消遣。它曾经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评论称,也许未来的艺术史学家会将2017年记录为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艺术家”不再是一个自主主体的理想,“艺术作品”不再具有超越时间的效果,“鉴赏家”不再是艺术家之间刺激的联系,作品和观众都落在了理论史的“墓地”里,而“艺术”绝对成为社会学的基本事实。

  评论称,人们不得不把当代艺术事业想象成一个多元服务集团,它不是满足需求,而是以分组方式最大程度剥削顾客,还美其名曰:完美服务。在此艺术产业至少可以分成五个紧密相连的市场:胜利者艺术市场、名望人士艺术市场、品牌艺术市场、争议艺术市场和知识分子艺术市场。在此,艺术市场不再买卖艺术的场所,而是展示权力的场所。

深圳劳务外包公司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2 23:12:19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坪地镇宝丰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坂田劳务外包 市中级人民 我市开展敬 全市市场监 杨伟坤调研 我市民企政 我市以工匠 ***寄语 省政协委员 多提真知灼 住建部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