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每一个生死之间,都隔着一个ICU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20日 作者:张某某 

  上周末,参加了某医院的一个疑难病例会诊讨论会,参加讨论的有重症监护中心(ICU),呼吸、外科、消化、肾脏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结束讨论后,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从事过外科、急诊、重症监护、康复医学的医生,突然觉得很想说点什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思考和启发。

  我遇到过一个病例:一个85岁的老人,由于气急,腹痛而被送进急诊室,诊断非常明确:胃癌晚期。尽管各专科医生提出不同的措施和意见,但有一个结论是一致的:老人生命非常危险,必须马上进ICU进行紧急处理。那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否每一个生死之间,都隔着一个ICU呢?

  医学告诉我们,任何物质都有其寿命,包括宇宙。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现代医学而长生不老。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2016年10月,扬·维吉小组在《自然》上发文称,根据蛋白、核酸等特性预测,人类寿命的上限是115岁。生老病死,就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的客观规律,谁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也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感谢现代医学,把人类的人均寿命比以往延迟了几乎整整一倍,让我们能有更充裕的时间来享受自然赐给我们的一切东西。但也正是现代医学,使我们人类变得越来越狂妄,忘记了任何生物都有凋亡的客观规律,忘记了任何生物寿命都有一个极限。

  现代医学的价值在于尽量延长并无限接近人类作为生物体的寿命极限,但同时人类作为具有情感的高等智能生物,延长寿命的同时,我们必须兼顾活着的生命的质量和尊严。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伦理问题,涉及到医学技术和伦理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我也坚持认为,死亡不是现代医学的失败,过分抗拒死亡才是。

  救死扶伤一直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目标和宗旨,但如今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现代的西医,如果缺乏文化和人文精神,一味发展技术手段,可能会越走越远。“我们走的太快,是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医学的技术是否走得太快太急,而忘记了现代医学出发的目的呢?

  中国人不喜欢讨论死亡,也尽量回避死亡。“未知生,焉知死”,哪怕病人奄奄一息,明知是弥留状态,我们对病人说的一句话永远是:你一定会好起来。我们大多没有勇气直面事实,也没有勇气告诉病人疾病真相。《经济学人》发布的《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仅仅排名第71。什么是死亡质量?就是指病患的最后生活质量。英国为什么会这么高呢?当面对不可逆转、药石无效的绝症时,英国医生一般建议和采取的是缓和治疗。何谓缓和治疗?“就是当一个人身患绝症,任何治疗都无法阻止这一过程时,便采取缓和疗法来减缓病痛症状,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完满有尊严。”

  并不是每一个死亡都应该带着气管插管,吸着氧气,躺在重症监护室床上而被宣布为“因病抢救无效”;并是每一个生死之间,都隔着ICU。

  (作者系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


南山临时工派遣公司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04:29:55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观兰(澜)镇日技城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南湾劳务派遣公司 涿州市第一 我市召开世 我市保障性 彩色周末广 去年全市1 市城管局党 盐山县气象 我市退休职 保定职业技 我市部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