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文,堪与美剧、日漫比肩吗?| 睡前聊一会儿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20日 作者:张某某 


20171201睡前聊一会儿

00:00

下载音频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最近,不少媒体再次关注中国网文“出海”掀起的热潮。据他们观察,外国人看中国网络小说已经成了一件越来越常见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出海”网文的事儿。

中国网文在国外到底有多“火”?近年来,专门翻译中国各类网络小说的网站不断涌现,而其中规模最大的网站“武侠世界”,更是聚集了一大票中国网文的“海外粉”。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站每天页面点击量都在400万上下;每天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IP地址访问这一网站。“中国网文值得一读,一旦开始阅读便无法停止”“中国网文是娱乐的主要来源,甚至为它减少了看动画的时间”……看看这些外国网友的评价,足可见他们对中国网文的迷恋啊! 

为什么中国网文能让这么多外国人为之倾倒?有咨询机构统计了海外读者对中国网文的评价,发现最高频的词汇是有趣、新奇。的确,对于看腻了日本轻小说、美国主旋律文艺的海外网友来说,中国网文中穿越、重生等脑洞大开的想象,阴阳、八卦等传统文化元素,的确是“不一样的空气”。


不过,如果一个外国人第一次看中国网文是出于好奇,但以后经常看,甚至看得根本停不下来,则说明它契合了这些读者的某种心理需求。虽然中国网文大多是玄幻、武侠题材,但其依然投射着现实生活中的欲望与焦虑。比如,在网文主打的模式“草根逆袭”中,主人公可以通过各种因缘际遇不断变得强大,最后走上人生巅峰;在以“重生”为主题的类型文中,主人公可以回到生命的原点重新来过,失去的恋人、错过的机会、所有的遗憾都可以找回、弥补……这样的故事设定,就击中了不同人群心中共通的情感。所以有人说,中国网文给外国网民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即每个人都应该有想象现实以外的其他生活方式的能力。

如果把目光拉回到大概十年前,就会发现,当时我们还在讨论网络文学到底能不能代表文学。而如今,已经有专家表示,网络文学已经产生了像金庸那样的大师级作家,甚至已经超越了金庸。当然,对作家的评价见仁见智,但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的确不容置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33亿,不少网络文学作品动辄都有上亿次的点击量。几百万的作者、几亿的读者同时在网上创作、对话,不同国家的读者共同参与着文学作品的生产、传播,的确蔚为大观,网络文学已经成了不容小视的力量。

但是,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甚至走出国门,能否代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似乎还要打一个问号。正如一些人所诟病的,“走出去”的网文虽然包裹着中国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并不多。以在“武侠世界”上颇受欢迎的《盘龙》为例,它从人名到故事都是西化的。这虽然降低了外国人阅读的门槛,但也流失了中国文化的内核。不过,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不少人寄希望于中国网络文学能够成为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驾齐驱、能代表国家软实力的世界流行文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可能还需要网络文学在丰富文化内核、探索适应海外的传播运营上有更多的努力。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曾说,“我们所说的‘中国’,是经济的中国、政治的中国、文化的中国”。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治理智慧也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学习,但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似乎整体上还稍显滞后。2015年度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显示,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名片,仍然是中医、武术和饮食。中国当代文化似乎还没有给世界观众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相。

于我们而言,提升文化软实力,还需要打造更多的优质文化,让更多负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作品传播出去,让世界不仅看到一个传统的中国,更看到一个现代的中国,不仅看到一个经济、政治的中国,更看到一个文化的中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张 凡)

责编:唐晓蓉、

南山临时工外包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2 11:25:55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金碧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西丽劳务公司 佳木斯人社 红兴隆管理 伊春市人社 九三管理局 齐齐哈尔市 双鸭山市劳 黑河市城镇 全省公共就 哈尔滨市创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