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教授返乡种“文化”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18日 作者:张某某 

  1月31日,正值寒假。一大早,家住湖南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高桥组的12岁少年夏乾康起床后,迅速扒了几口饭,一溜烟跑到附近的高桥农家书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图说天下》,津津有味地“啃”起来。

  “要感谢夏爷爷和杨奶奶,我们才能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书。”天气寒冷,屋内炭火烧得正旺,夏乾康和小伙伴们人手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孩子们口中的夏爷爷和杨奶奶,就是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和妻子杨莲金。

  眼前83岁的夏昭炎精神矍铄,笑称自己也是一名“80后”。坐在板凳上,夏老和记者讲起了书屋的创建历程。

  2004年,退休后的夏老和妻子返回老家谭家垅村定居。老家一栋栋小洋房建起来了、一条条水泥路修起来了,但乡亲们的文化生活却很贫瘠,聚众打牌、扯皮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不打牌,还能干啥?”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夏老的心,一辈子从事美学研究的他决心花力气修复乡亲们的精神生活。

  夏老先是张罗村民成立文艺队,跳起了广场舞;他甚至重新走上讲堂,给村民讲《三字经》《曾国藩家书》……后来,夏老和老伴多方筹措资金,买下6间闲置的老屋,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教室等。

  夏老依然记得,2009年的一天,自己和老伴把家里收藏的书本、报纸陈列在一间老屋内,然后挨家挨户上门发出邀请:明天去看书。第二天,简陋的屋内人头攒动。两人心头一暖:这事要继续干下去!

  2011年7月,在攸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夏老建成高桥农家书屋,现有图书7000余册。

  令人惊喜的是,最近一两年,夏老的书屋成了一只“母鸡”,在周边下了5个“蛋”:把一部分图书流转到周边的5个借阅点,负责人都是受夏老感染的乡村热心人士,义务提供场地并负责管理。

  在陈家场借阅点,82岁的老党员夏欠秀说,来看书的人络绎不绝,借出的少儿图书一还回,就有好几个孩子来“抢”。

  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夏老还制定奖励办法,从书屋借阅十本书,就可以奖励一本新书。同时,按撰写读书报告的篇数,分别授予孩子们“读书小博士”等称号。阅览室内,记者翻看一摞厚厚的借阅记录本发现,爱看书的夏乾康,已经被奖励了5本书。一旁的管理员说,夏乾康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一到寒暑假,一拨拨学校教师、大学生志愿者,在夏老的感染下,来到高桥书屋给孩子们上课。“看到家长们大老远骑摩托把孩子送过来,看到上课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就充满干劲。”志愿者谭琼说。

  谭家垅村正悄然变化:打牌的少了,参加村文化活动的多了;吵架的少了,静心看书的多了。记者到访谭家垅村当天临近春节,村里热闹非凡:有教师正挥毫泼墨,书写春节对联;有赶来的村民,聚精会神听夏老讲解十九大报告;有志愿者教师正在给小朋友们上音乐课……

  不久前,攸县石羊塘镇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和乡贤文化活动中心党支部正式揭牌。“高桥书屋是夏老播下的一颗文化种子,我们要把这样的种子撒向全县乡村。”攸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喜兰说。

香蜜湖临时工派遣公司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3 05:40:36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深圳公明镇塘尾莲塘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坪地临时工外包 2017年 成安县副县 衡水市阜城 邱县隆重举 衡水市深州 绿色太行大 衡水市首届 戎阳在市开 衡水贫困残 我市科学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