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进央企】南网扶贫“兄弟连”:紫云不脱贫,绝对不收兵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20日 作者:张某某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王雪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一句民间谚语道出了紫云县的贫困。南方电网贵州公司积极响应贵州省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与全省深度贫困县——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签署整县帮扶协议,2016年4月起,贵州电网公司陆续派出7名扶贫干部前往紫云县开展扶贫工作,他们是粟林、李敬、崔亚华、王源、罗兴国、严召波、尹忠望。

  他们年龄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但来到紫云后,扶贫干部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身份,“紫云不脱贫,绝对不收兵”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口号。

  首战告捷 “小寨关”勇创突破

  小寨关村,是贵州电网公司整县帮扶紫云县的第一个突破口。为让小寨关村尽快从贫困村中出列,安顺供电局为小寨关村编制了“十三五”整体发展规划,立下了“一张蓝图干到底,‘三步’建成小康寨”的军令状,集中力量解决小寨关村的脱贫任务。一年多来,通过产业扶贫、入股分红、帮助自主创业增收等方式,小寨关村的贫困人口已从2015年的792人减少到502人,剩余的450人将于今年底全部实现精准脱贫。

  

  驻村后,李敬准备在小寨关村建一个全县最大的农家乐,其中包括一个可供垂钓的鱼塘。这鱼塘所在的位置有0.6亩地是农户罗朝胜家的,罗朝胜家里五口人,有3个孩子和一个患疾的老婆,是村里重点关注的贫困户。罗朝胜不能外出打工,平日里就守着这6分地,日子过得很是拮据。

  了解了罗朝胜的情况后,李敬前后三次登门,为他讲解政策,量身定制了一个脱贫方案:一是土地拿到合作社入股,每年有租金和分红;二是县扶贫办免费送他去学习养鱼技术,学成归来聘请他做鱼塘管理员,每个月发放工资,“不出远门,还是那6分地,收入是原来的两倍。”

  这一下,罗朝胜的积极劲儿连李敬都拦不住了。“每天早上7点半他已经巡完鱼塘,在群里告诉大家鱼塘的养护管理情况,一有空下来就自己拿着手机学习养鱼知识。”听到李敬这么说,罗朝胜腼腆地笑:“鱼塘好、合作社好,我们一家的日子也会好。”

  青春热血 “90后”奋力拼搏

作为 “兄弟连”中唯一的“90后”,来自山东的崔亚华为了能够更好地跟农户沟通,苦学贵州话,硬是练出了一腔媲美当地人的地道方言,对于扶贫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表示:“扶贫要种西瓜不要撒芝麻,之后的扶贫工作要成体系化推进”,可他的驻村扶贫路却走的略显坎坷。

  原来,今年7月2日,崔亚华接到了驻村的正式通知, 9日举行了婚礼,第二天把父母送回山东老家,7月11日就到小寨关村驻村了。“蜜月的机票、签证、酒店都搞定了,最后我老婆带着怨气自己一个人去的,还是自由行呢”,为此妻子黄宁钰许久没搭理他。

  直到崔亚华把妻子带到村里来参观,“走进一间房,看到四面墙;抬头见蜘蛛,低头是蟑螂。”摸着四季湿冷的被子,看着丈夫身上大片蚊虫叮咬过的痕迹,妻子眼泪簌簌地流,崔亚华反过来安慰妻子:“年轻人该吃苦就要吃苦,驻村干部不吃苦哪有老百姓以后好的生活”。

  

  “越走进农村,越能理解我老公的选择。”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黄宁钰,听着丈夫说着村里的情况,她渐渐明白,这里需要外面的人打开一扇窗,需要引路人,也需要更多的援手。23岁的她,决定资助小寨关村一名19岁的女孩子上大学。

  攻坚克难 “兄弟团”齐心协力

  7个人的微信里,置顶聊天的永远是“扶贫‘兄弟连’”的群聊,以免错过重要的消息。

  这个群是粟林建的,他是扶贫现场的总指挥,既要协调好企业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工作,也要重点关注“一镇三村”的协同发展。“最担心的就是几个村的产业发展想法雷同。”粟林说,看到好的项目大家“一哄而上”,从而因同类业务竞争而导致“一哄而散”最不可取。

  扶贫“兄弟连”的成立,最大的意义在于将原先单打独斗的驻村干部攥成拳,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团队发挥磁场效应,放大扶贫效益。

  

  贫困非一日之寒,脱贫非一日之功。这7位驻村干部,有的已扶贫一年,有的才到岗两个月,一件件实事记录着他们踏实的步伐和对村民的承诺。新塘村完成了8300米自来水工程,达那、翁扛、翁坝三个自然组413位村民结束了祖祖辈辈挑水吃的历史;小寨关村的合作社有声有色,黔电菜园的有机蔬菜已销售7000公斤,生态养牛场的肉牛年底将达到100头,16亩鱼塘里的8万尾鲤鱼春节就可丰收;11月8日,洛麦村第一个合作社正式成立,县里200亩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和食用菌大棚均已落户洛麦村,洛麦村民从此将告别无集体收入的历史。

  “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紫云人民世代翘盼的小康梦,也是南网“兄弟团”奋力攻坚的脱贫梦,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电网企业必须把握新时代特点,把满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责任编辑:时鑫

深圳华富临时工外包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14 12:16:10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大鹏镇第一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公司 解放日报文 上海青年纪 当代青年敢 虹桥商务区 全国劳模李 沪疆杯立功 大型民族音 老建筑中天 本市5月3 一对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