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和田土月饼”里的文化认同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19日 作者:张某某 

    天山网评论员王玮 王晶晶

    一块小饼,内藏八种和田特产,轻咬一口满嘴醇香。这种土生土长的“和田土月饼”,成了和田市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日常美食,甚至名扬新疆以外更远的地方,就连网络中也弥散着它的香气。(见天山网 中秋:“和田土月饼”的故事http://news.ts.cn/content/2017-10/03/content_12847465.htm)

    “和田土月饼”的制作者古丽加米拉·阿布都艾力有句话说的好,“我的月饼卖得好,是因为寓意好”。“和田土月饼”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原因,除了其本身扎实的食材和让人愉悦的美味,其饮食文化相互交融的背后,更多的是以一块小小的月饼为媒介,彰显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食”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永远都是最为平常又最为重要的事情。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此时,新疆和田地区也出现了与月饼极似的圆形面饼。

    可以说,月饼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交流的历史,对于“和田土月饼”来说,交流同样贯穿着创制的始末。在试做土月饼的过程中,古丽加米拉·阿布都艾力听从来自天南海北不同民族顾客的意见,对配方和制作方法不断进行改良。每一次听取中肯意见从而改进改良的过程,都是交流之后不断认同的过程。

    古丽加米拉·阿布都艾力在不断寻求口味上的沟通的同时,“和田土月饼”也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它是和田市民的日常美食,亦是来往过客的馈赠佳品。

    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可以不分地域和民族,更不需要用气势磅礴的形式来彰显,却能在一饼一面中活灵活现。

    “和田土月饼”的每一次改良,实质是对于“食”的认知,这种认知最后几乎都会落脚到对饮食文化的了解;而饮食文化的背后,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则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在饮食文化上的交流和交融,既是对味道的追求,也是一种相互之间的文化认同。

    所以我们细细品味后会发现,在中国人的文化认同里,团圆、团聚可能是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愿望,月饼则恰恰承载着这种美好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哪里做的“土月饼”,唯一受到所有人欢迎的“馅料”,就是各个民族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心灵认同。

    团结的本质是认同,“和田土月饼”里真正品尝的是历史、品尝的是文化。大家在你来我往中,增进了解,形成共识,凝聚力量。越是属于文化的核心就越会在交流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传播力。美食是香味,文化是回味,认同是韵味。

深圳龙岗临时工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1 05:15:12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深圳临时工招聘公司深圳临时工招聘宝安区 海曙区重奖 江东区举办 北仑区确定 江北区举办 海外留学博 奉化市人民 奉化市人事 江东区人才 江北区人事 江北区首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