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持续聚焦“塞罕坝精神”
来源:消费保  时间:2019年02月24日 作者:张某某 

  (记者郭庆敏)随着媒体对“塞罕坝”的密集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塞罕坝人和塞罕坝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8月7日,《经济日报》刊出《无限风光塞罕坝》的“特别报道”,将塞罕坝森林生态环境概括为“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报道说,经过几代人的植树造林、修复生态,昔日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塞罕坝沙地,已成为百万亩林海和森林旅游新热点。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和提高百姓幸福指数的“洞天福地”。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月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系列报道《精神绽放:万顷林海,代代相传》:曾经,有人要毁掉一片林子改建停车场,塞罕坝人摆出与林木共存亡的架势,将对方吓退;面对汹涌而来的旅游人潮,塞罕坝人冷静而克制,只开放林场总经营面积的万分之四。“就像一块肥肉到了嘴边,我们却没有大快朵颐。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这片森林。”镜头前,林场一位工作人员说。或许,这就是塞罕坝人对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辩证认知。

  《塞罕坝人和他们的“孩子”》,这个颇为吸引眼球的标题出自8月7日的中国新闻网。报道说,姓名中带有“林”字,在二代、三代塞罕坝人中十分常见,但在每一位塞罕坝人的心里,林子就是他们的孩子。如今,林海在发挥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他们还启动了全国首例国有林场森林管理碳汇项目。“可以预见,未来的塞罕坝将是一座‘绿色银行’”。绿色,即银行;期盼,正变为现实。

  同样注意到“塞罕坝”“财富”内涵的《中国青年报》,则将目光投向精神层面。8月7日,该报刊登长篇通讯《“林三代”吃苦记》,在讲述塞罕坝人“审视艰苦”、“自‘选’苦吃”的故事之后,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们的“乐在其中”:可能因为有机会认识更多野生花卉而获导师青睐的博士研究生;工作之余,用画笔纪录松树、野鸟的防火瞭望员……“不仅能吃苦,而且能从现实的艰苦中咀嚼出甜”,一句话,道出了记者对“塞罕坝精神”的另一种解读。无独有偶,《北京晚报》8月7日刊出的《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55年发展历程:一个大“林子”,蓄满精神能量》也这样表述:塞罕坝这个“林子”正在释放精神的“氧气”。在它的带动下,林场所在的承德市造林绿化已步入“加速度”跑道。

  走进“塞罕坝”,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感到震撼,《现代快报》全媒体的记者亦不例外。8月7日,这家媒体发表题为《震撼!这群中国人,在荒原沙地造出世界最大人工氧吧》的报道:在塞罕坝,不时能见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这里的人,对这句话体会更深。”目前,旅游、碳汇、苗木、手工艺品等,使“塞罕坝”每年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但,塞罕坝的金山银山远不止此,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绿水青山背后是一种精神,金山银山背后也是一种精神。8月7日,中国网发表署名评论《发扬“塞罕坝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塞罕坝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荒原变成了绿洲,相信也能够指引我们让贫困的土地上长出“黄金”,打赢脱贫攻坚战。

  

深圳盐田区劳务中介



















【免责声明】:YY维新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YY维新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推荐文章
  YY维新网免费提供的行情数据以及其他资料均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YY维新网不为本页面提供的信息错误、残缺、 延时或因依靠此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负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最后修改时间:2019-12-23 15:55:13
Copyright © 2018 www.yyweix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888888号-4  龙华镇民治白石龙工业区劳务派遣公司深圳龙城人力资源公司 市城乡规划 赵县县政协 文明浸润生 副县长蔡占 首届全民篮 卢龙县:县 出租客运专 东港镇三项 四分法解决 市十五届人